2021年5月14日,我跟随着崇明第十七批驻机场志愿者团队来到了浦东国际机场,下车后领队告诉我们:“为了更好的利用人力资源,这次队伍的人数由16人减为8人,所以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保持健康的饮食绝对不能发烧感冒,在机场上下班的过程中严格遵循防控措施,希望大家平平安安的来,安安全全的回。”虽然一上来就给了我们不小的压力,但事实证明,我能行!
工作点滴
在机场的工作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点位上与入境旅客对接,另一种是护送旅客回崇明的隔离酒店。点位上的工作主要就是将旅客信息第一时间发送在志愿者团队的群聊里,先由警察对该旅客的身份信息和家庭住址进行核实,再由领队同乡镇上的工作人员确认是否启动护送程序,由于上海防疫规定要求所有入境旅客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的隔离方式,所以一旦发现两项中有一项不符合规定的旅客,就要将其退回,之后再由机场方面派人随机送往上海十六个区的集中隔离点,而也就是在这个环节上产生出的矛盾最多,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耐心的和他们讲明缘由,稳定好旅客的情绪,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通过点位区域,如果出现不配合工作的旅客就立即向机场内的巡逻队员报告。
印象深刻一二事
工作期间,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第一件事,一位从日本回来的阿姨因为不符合崇明区接收的标准,已经在上一班的志愿者手里送去了集中隔离,可在我的班次里,阿姨又被机场的工作人员带到崇明区点位,她说她看到有好多外国人都去集中隔离,她认为那边存在极大的风险,说什么也不要去集中隔离,我和同事耐心解释集中隔离政策及隔离点条件,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沟通,她才最终同意集中隔离。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志愿者并不是机械式地完成工作,有时也是一名调解员。机场点位是直面旅客的最前沿,也是最容易遇到棘手问题的一环;我们能做的,不是跟他们“硬刚”,而是换位思考,以理服人。第二件事,这是我值的最后一个班,也是最后一天0点到8点的班次,即将回岛的喜悦让我的精神变得十分亢奋,凌晨一点四十分,我遇到了一位从柬埔寨回来的旅客,巧的是,这位旅客也姓姜,能在最后一天的时候里遇到本家,看到他我倍感亲切,他也是我这28天工作下来唯一一个凌晨到达点位的旅客。当我把他的个人信息放入志愿者工作群的时候,群里静悄悄,没有回复。我知道大家都在做着美梦,为了尽快安排妥当我只好一个电话唤醒了领队。在我叙述完情况后,他让我和姜师傅沟通一下可否等到早上六点再出发去崇明区的隔离酒店,一是考虑到一个来回要三个小时,加上夜间行车危险系数大大增加;二是我们这支团队等到中午时分就和第十八批次的志愿者进行交接了,交接完后便回崇明进行隔离,早上六点护送的话可以让护送队员完成任务后便直接去往崇明的隔离点进行隔离了,这样一来也给巴士师傅减轻了工作负担。整理完思绪后,我试着与姜师傅讲明原由,姜师傅十分爽快地答应了,并且对我们的工作表示理解和支持。凌晨6点,护送程序启动,我将姜师傅送上开往堡镇万信酒店隔离点的大巴,这也宣告着本次志愿者活动正式结束。
在此次的活动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一线防疫工作者的艰辛,也收获到了成长。在整个团队中,我是比较年轻的一个,我同大家一起坚守在防疫的第一线,担当起守护好崇明、上海的家门,甚至是我们的国门的职责。为期一个月的机场防疫工作虽然已经结束,但志愿服务却永不止步。作为一名“95”后的入党积极分子,我将不忘初心使命,用担当镌刻青春,用奋斗书写年华,在需要我的时候,我必将挺身而出!